不提供、不理會、不聽從。詳情

你在談戀愛,還是在應付?這 4 種交友警訊讓關係變得很累

在人人都想「效率脫單」的年代,時間與情感越來越值錢。我們不只想談戀愛,更想談一場被尊重、被看見、有深度連結的戀愛。

有些人外在條件不錯,聊起來也沒什麼大問題,但總讓你心裡某個警報器想起,卻不知道哪裡不對?

「DateMeNow 跟我約會吧」整理出 4 種交友過程中最常見、聊久容易內耗的類型,剖析行為模式背後的價值觀,讓你在能夠選擇時更清醒,留給自己遇見高質感愛情的機會。

警訊一、以節省為傲:「我一餐30元滷肉飯就很滿足了」

節省是一種美德,但若一個人總把節省掛在嘴邊,甚至作為評價他人生活方式的標準,就值得留意。例如,他可能時常發限動:

「我一天餐費不到100塊解決!」

「一餐30元滷肉飯就可以打發,讚!」

表面上是分享生活,實際可能是將「低成本生活」當成自我價值的證明,還期待你的認同與配合。這類型的人常會強調「簡單生活」、「物慾太多的人不適合我」,但真的交往後,可能連想吃個咖啡廳簡餐都會被說「拜金」。

戀愛初期過度強調省錢,未來可能連約會、禮物,甚至生活責任都想省略。不是說要花大錢才是真心,但「願不願意為你花心思」才是關鍵。

 

警訊二、永遠選自己方便的地點:「你來我附近比較方便啦」

每次約會,地點總是他熟門熟路的那幾間餐廳,從不考慮你的路程和時間。這不只是懶,而是自我中心的體現。

戀愛是雙向奔赴,不是單方面讓步。如果對方習慣只考慮自己方便,未來在情緒處理、生活規劃上,也可能只以自己為優先。想想看,忙碌工作一整週,好不容易有約會的時間,你還要舟車勞頓去見他一面,然後再自己想辦法回家,你能撐多久?

警訊三、聊很久卻不給社群帳號:他,是不是有點心虛?

你們用LINE聊了快一個月,話題很多、氣氛也不錯,但每當你想加 IG 或 FB,他就說:「我不太用社群耶」、「帳號很無聊啦」。

別輕易相信!這很可能是「多線操作」的經典徵兆。他怕你發現他同時在跟誰聊,或是從他的動態裡看到什麼蛛絲馬跡。另一個可能則是,他從沒打算讓你真正走進他的生活圈。

更殘酷的原因可能是——之後想封鎖刪除多麻煩,不如一開始就不加。

願意公開生活,是戀愛中一種無聲的安全感。若一個人總是想把你藏起來,或許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給你一個位置。

警訊四、「考考男」現身!你是來談戀愛還是當面試官?

「來~考考你,知道台積電的市值嗎?」
「那我問你喔,你知道這是哪部電影的台詞嗎?」
「你知道咖啡豆處理法有幾種嗎?」

這種在 Threads 引發超多共鳴的「考考男」,看似熱情,實則是透過測驗、說教來建立優越感,他不是在聊天,是在等你答錯好展開他的知識演講。

第一次你可能會覺得「哇好厲害懂真多」,但被考了第 29 次後,你就會發現他多半是想用「知識競技」來維持主導權。健康的交流,是彼此分享與啟發,而不是當你想換話題,又會被他硬生生拉回考題現場。

 

有些行為不是錯,只是「不適合」

這些行為,在某些情境中也可能只是性格差異,並不代表對方就是「錯的」。

如果你本身也喜歡簡單生活,那麼與重視節省的人相處,或許能成為一種樂趣;若你也享受知識型對話,「考考式聊天」也可能是你們的默契。

關鍵從來不是他「有沒有做這些事」,而是在這段互動中,你是否感覺到自在、被理解、被尊重。

質感戀愛的開始,是辨識自己真正需要的關係

每個人都想談有品質又快樂的戀愛,但「品質」其實沒有定論,在 Datemenow,我們鼓勵每一位使用者認真思考:你在尋找怎樣的伴侶?你期待什麼樣的關係?不是去高級餐廳打卡,不是甜言蜜語式的炫耀,而是一段能讓你卸下堅強,保持自在的生活延伸。

有時候,是在回家路上,看著車窗外的燈火,才突然明白——自己一直在應付、在配合,而不是在被愛。當你理解了自己,也開啟了讓別人真正了解你的機會。如果你願意,讓 「Datemenow 跟我約會吧」陪你一起勾勒出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樣貌。

  • line

想要幸福,即刻預約

點擊表示同意個資聲明隠私政策